谈谈项目管理“姿势”

miloyang
0 评论
/ /
384 阅读
/
3239 字
08 2024-07

很多项目经理做项目感觉自己身心俱疲,因为很多工作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、设想进行推进,很可能,是你做项目管理的姿势不对。

那么,如何破解呢?我们看看项目的周期然后逐步分解。

项目开发模式

很多人都知道,我们项目开发模式分为预测型、迭代型、增量型和适应型(敏捷型)。今天我们就看看这些不同的开发模式它有什么特点。

预测型

指的是我们还没做这个项目之前,我就已经知道这个项目的结果了,已经心中有数了,比如工程建设中,要盖一个高楼,如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,下图是一个效果图,也就是我还没做之前,这楼还没有我就知道长什么样子,而且不单单知道外形长什么样子,里面的结构等等都已经设计好了,甚至不光知道这个楼建成之后长什么样子,我还知道未来的每一个时间点它长什么样子,比如开工一个月、两个月之后长什么样子,其实都在预测之中,他是一点点涨起来的,而且速度完全是在预测范围之内。 0cbfb96d5779bdcbf74324f69

这样的项目,就是预测型项目,它的特点就是结果非常的明确,开发过程也非常的成熟,所以就可以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换成IT行业的例子,比如我们的经典瀑布开发模型,就是典型的预测型生命周期。比如:

pubushengmingasdf23

它是分为以下阶段,从问题定义、前置调研、需求分析、软件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等阶段。之所以叫做瀑布,也就是水是从上往下流的,你要是想让他水反着流上去,那就难度加大了,所以特点就是每一步都需要做到很完善、很到位,才能进入下一步。,比如在需求定义、分析阶段,客户想提出需求变更,没关系,你随便提,但是如果测试通过到了快上线的时候,此时你再提出需求变更,那么想弄死他的心都有了。所以不能反过来做,因为代价太大了,可能比重新做一个新的项目还要费劲。

迭代型

迭代型,好比喜洋羊与灰太狼里面,灰太狼每一集都心心念念的抓一只羊给他老婆炖羊汤,想尽各种办法去抓羊,虽然没有住着,但是灰太狼从来没放弃,每次都说我还会回来的,这一集没抓着,下一集再来。也就是说,我的项目的开发,是一版本一版本的,不断的更新,不断的迭代。

huitailangdasdfasdf

增量型

增量型开发,就和搭积木一样,我是一步一步的交付,我先干完一块,你先用着,我再接着干下一块。 20191107121334940

增量和迭代开发区别

增量开发,逐块构建,比如一天时间我画不完一个蒙娜丽莎,但是我能不能先画个眼睛,然后给客户看,行就继续,客户端说可以,第二天画个鼻子,继续给客户看,最后画上半身、手等等全部画完,也就是每一步都交付一部分,最终全部交付,这就是增量。

zengliangkaifamox

增量开发的好处,是客户可以提前了解到你工作的成果,可以把控项目的质量。

那么迭代开发呢,同样是画蒙娜丽莎,你是怎么画的,你先用铅笔,根据用户的描述,勾勒出来一个轮廓,然后问客户这样行吗?客户说和我想的差太远,但好歹方向是对的,是一个长头发的女的。你说那没事,方向对了就行,然后就继续描绘、只要方向是对了就行,最后客户说我要蒙娜丽莎是彩色的,你怎么给我画一个黑白的,你说没事,下一个版本上色,最终蒙娜丽莎也就交付了。

diedaikaifamenglilasd

但是和增量不一样,增量是每一步的交付都是完成的状态,只是我像搭积木一样,是一块一块的交付给你。而迭代开发,一开始是一个非常粗的轮廓,非常简单的,用最低的成本,最快的速度画一个最简单的方案,然后根据需求、反馈来不断的完善。

适应性开发(敏捷开发)

这是一个比较流行的开发模式,我们来一个通俗的例子,比如一部电影,叫做终结者。最开始机器人的版本是T800,很厉害,哪怕打的遍体鳞伤了,回去修修改改还能用。

bfad571e1d190fd3962ca070215e9569b420e5f8

第二部,施瓦辛格的对手,也是外星来的,叫做T1000,更牛逼的,它厉害之处,就是根本打不坏,它是一坨液态金属,子弹打穿后立马就恢复了,它的适应能力,比T800更强。

c7c33defaamaghscd

第三部,更新型号的机器人,不光打不坏,而且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随时改变自己的变化,看上去是美女,一眨眼就是杀手。所以它的适应能力就更强了,所以我们开发项目也是一样,适应能力才是今天开发项目中的竞争力。

cf1b9d16fdfaaf51b4d6f3e18e5494eef01f7ab2

在敏捷开发模型中,有一个常见的模型叫做Scrum模型,它的意思就是你有什么需求你随时提,你提出来,我把需求写成一个用户故事来放在需求库里面,我的团队成员,就是有限的四五个人,两三条枪,我不可能把你所有的需求都实现了,那我两个星期作为一个周期,然后在这一个星期里面,我们可能只能实现两三个需求,那就从需求池里面挑选三个出来,然后集中精力去攻克它,那在这个过程中,有新想法、新需求,那怎么办呢?没关系,你提出来,我同样放到需求池里面。就好比我们坐地铁,特别是深圳北站挤地铁,人很多,未必挤得上,我们原则就是,挤上了,这趟车,挤不上,继续等着下趟车,下趟车两分钟后就来了。

20201122114157706

所以敏捷开发就是这个思路,我现在有精力做,我就及时的给你实现,如果做不到,就下个版本来实现你这个需求,所以可以让团队有节奏的,适应性的开发。

人未眠
工作数十年
脚步未曾歇,学习未曾停
乍回首
路程虽丰富,知识未记录
   借此博客,与之共进步